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对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市工商联深入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同市扶贫移民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自2016年6月28日“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以来,市县两级共有34家企业结对帮扶了4个示范点及18家省级贫困村,帮扶贫困人数2400多人,实施帮扶项目66个,通过多种形式累计投入资金达50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多种扶贫模式并举,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江西高岭茶、浮梁县昌南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新田村成立生态黑猪养殖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脱贫。“企业+土地流转+分红”模式。三王牧业流转驻地倪家坞农户土地1676余亩,每年每亩给予500元,给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土地收益。“金融+产业+农户”模式。融兴村镇银行分别向乐平市彩云食品、 江西展翔农业、乐平市凤凰山生态农业、乐平市中亚电子、乐平向阳林业5家会员企业投放贷款150-300万元,企业按贷款本金每月不少于1.2‰标准对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给秧畈村、龙口村、白塔村、睦乐村四个省级贫困村60户建卡户带来分红。“企业+培训+就业”模式。三王牧业、双龙湾农业生态园、景隆农业、凤凰山生态农业、红叶育才服装等企业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共吸纳近200名贫困户就业。
(二)用心慈善,联手开展捐赠扶贫
积极参与“同心·扶贫牵手”活动,公益帮扶资金达100万余元。春节期间,联合我市非公经济人士对600多户困难户进行了慰问帮扶,慰问金总额达67万余元;参与“同心•光彩圆梦”活动,募集资金12万元,帮助30名贫困学生圆大学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少数帮扶企业受新经济常态影响,发展困难,有心无力;个别帮扶企业存在顾虑,担心与帮扶村签订协议后难以兑现;二是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造血功能不足,自主脱贫的能力不够;三是市场主体与贫困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农民与市场的衔接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扶优扶强。通过把扶贫项目与企业自身发展结合,争取引进更多企业参与到“百企帮百村”行动中来,壮大帮扶实体经济。
二是加强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培养自主发展的理念,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扭转“有体力、无能力”的状况,实现造血功能。
三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信息员制度,确保专人监督企业项目资金到位、贫困户脱贫等情况,严防虚假扶贫、数字扶贫现象。
四是不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积极宣传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典型,营造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市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