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需要奋力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刘奇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美丽江西。围绕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省政协委员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写好命题作文 做好自选题
樊欣委员长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话题,经常组织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调研活动。刘奇省长在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升级版“河长制”,加快建立并实施好“湖长制”,让他颇感振奋。
樊欣表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爱护环境中来。特别是要从学生教育抓起,让环境保护内容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人人都要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的强烈意识和愿望;二是处理好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做大做强做优“绿色经济”品牌,把真正属于江西地域特色的绿色有机食品做大做强做优;三是下决心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一方面,对所有入湖口实行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严禁乱采乱挖、乱捕乱捞,用3到5年时间休湖或半休湖;四是提升森林质量,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五是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
樊欣对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言,得到了赵波委员的认同。赵波认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就是要落实好中共十九大精神,把“山水林田湖草”打造成为一个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既要写好中央出的“命题作文”,还要结合江西实际做好“自选题”,命题作文出高分,自选动作出特色。
赵波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就属于国家“命题作文”,江西需要对照命题发扬优势补齐短板,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又是一个“自选题”,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打造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自选题”要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打造好。
引导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朱丽萌和肖礼庆委员建议,要引导百姓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朱丽萌表示,江西打好生态牌任重道远,需要艰苦努力去打造。“要做到三个到位:思想到位、行动到位和机制到位。要有真生态的理念,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生态这根弦,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需想想目前还缺‘蓝天白云’,一定要生态优先考虑。不能等环境破坏污染了,还要靠治理去花费更大的财力物力。同时,工业园区也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需要政府积极推动。此外,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让百姓参与进来。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建立考核机制,对生态文明一票否决。”
肖礼庆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建立三套机制。首先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参与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来,让“广大多数”与“关键少数”一起干。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促进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起到示范作用。再次,要建立务实的成果共享机制,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老百姓是坚决不干的,要让群众从绿色生产、绿色旅游、绿色居住、绿色文化、绿色交通中得到实惠,促进生态保护在群众中形成良性循环。
建立林长制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中共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西作为全国三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省份之一。我们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的管护显得尤为重要。”严平委员建议构建林长制,落实属地管理。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共管的原则对我省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实行“林长制”,即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一是构建组织网络。全省建立以省、市、县、乡镇、村五级‘林长’为主要内容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具体为,一级总林长、副总林长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二级林长、副林长由各地市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三级林长、副林长由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四级林长、副林长由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五级林长、副林长由村支书和村主任担任。”严平表示,同时在相应的林业系统设立林长制办公室,压实工作职责。各级“林长”主要对所辖区域内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培育等负总责。三是严格监督考核。各级林长对下一级林长进行考核。同时,倡导“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政绩观,对林业生态进行单独考核,并建立林业生态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机制,纳入年度综合工作考评内容。每年对乡镇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推荐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即主要对各市、县、乡镇、国营林场和相关责任单位的领导干部任期所在辖区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等进行审计;对涉及森林资源保护进行单独考核。
梅武林委员也十分赞同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建立林长制的建议。他坦言,要更新观念,营造全民护林新理念。一是加大宣传,进一步强化林业生态功能,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江西建设。二是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由“卖木头”向“销生态”转变。三是有效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推广“林+茶”“林+药”“林+果”等多种“林业+”经济模式,有效发展林下经济。四是多措并举,强化护林队伍建设。适当增加林业执法人员编制,严把扶贫护林员聘用关;林业系统加大对护林员的培训,建立护林员奖惩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