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以来,我市出现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局部最高气温达39℃,部分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5.35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我市仍将以高温闷热天气为主,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面对旱情,全市各级各部门不等不靠,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因地制宜强化措施,广泛发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防旱抗旱工作中,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牢牢把握抗旱减灾的主动权。坚持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加强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细化完善供用水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需要。加密监测旱情发展变化情况,加强应急值守和旱情会商,综合气象、水情、工情、农情信息,准确研判旱情形势和发展趋势,科学决策,提早采取各项抗旱措施。
各级水务部门加强对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的调度,合理控制出水量,规范用水秩序。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蓄、引、提、调并举,尽可能增加工程蓄水,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抗旱服务队员下到各乡(镇),深入工程一线,了解旱情、工情,收集第一手资料,来到田间地头提供抗旱指导服务,调拨抗旱设备支持抗旱保丰收。对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和抗旱水源不足的山丘区,重点采取引溪水、集泉水、建小水池、打机电井等措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目前,该市已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0余次,发射增雨火箭弹近40枚,碘化银烟条12根,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强度降水,在农业抗旱减灾、城市降温减排、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市还提前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科学开展蓄水、供水分析,按照后期发生夏伏旱的不利情况,制定完善供水保障方案和应急供水预案。及时修编总体抗旱预案和专项抗旱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预案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确保抗旱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进行并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