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力度
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九三学社景德镇市委会
方晓娟

中小微企业融资仍存在亟需改进和完善的事宜:
一是融资优惠政策知晓率偏低。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和部门媒体对优惠政策虽进行了宣传报道和解读,但了解的企业不多。
二是融资优惠政策的受益面偏小。到去年10月底,市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企业201户,创业贷扶持企业1324户,与全市企业总数相比,比率很低。
三是政府贴息比率下降,企业负担增加。今年,国家和省级下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比率,企业利息负担将增加。
四是担保机构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不够紧密,影响政策整体效应。现有的创业担保贷款、中小企业担保贷款、财源信贷通等,各部门各自负责落实,整体效益欠佳。
五是银行还贷周期短,续贷手续繁杂。银行贷款实行一年一还贷,在企业急需资金时,就要筹措还款资金;且政府担保平台和银行续贷审批手续多、审批时间长。
建议采取更优措施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一要形式多样宣传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主流媒体、部门新媒体等要以微视频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企业诠释融资优惠政策,同时要运用好咨询日、座谈会、送政策进企等形式,使优惠政策深入人心。
二要主动作为,扩大优惠政策受益面。政府性担保机构和“信贷通”实施部门要主动对接企业,为企业争取优惠项目。同时要加大相关认定和培育力度,为企业创造条件。
三要完善融资优惠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要出台创业贷个体贴息比率降低的补救措施,稳定创业贷贴息。同时要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用于企业转型升级、融资贴息等。并要制定好《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融资促进的配套政策。
四要构建融资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以市金融办牵头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企业融资相关工作、互通融资信息、形成工作合力,提高融资服务效益。
五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要以企业具体情况确定贷款期限,要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贷款便捷化。要大力实施无还本续贷,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果。要提高企业信用贷款额度,推进信用贷款,还要尽力满足续贷企业“过桥资金”并降低其利率。
以评促改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景德镇市工商联
金建民

一、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行为有待规范
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刀切”、“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政务诚信度表现较低;存在招商承诺未兑现、与企业约定不履行的现象。
(二)作风顽疾依然存在
少数部门依然存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窗口人员多为合同工、临时工,服务效率低下,责任感不强。
(三)“放管服”改革有待深化
尚未完全实现“网上办”“自助办”;部分政务审批流程复杂、办理时限过长。
(四)生产成本相对偏高
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价偏高,全省排名靠后;民企融资成本高,银企对接不畅。
(五)高层次人才引进难
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完善,缺乏切实可行的优惠条件。
二、提升营商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一网通办”办事平台和“赣服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政务服务清单标准化建设,实行“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二)建立成本适宜的产业环境
认真落实我省降成本优环境152条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水、电、气及物流等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对优质小微企业提高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合作,积极推广“税易贷”等。
(三)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制定更具有操作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培育专业素质高的管理和执法人员;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快中国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
(四)建立系统完备的人才环境
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长效机制,在薪酬待遇、落户安置、项目孵化、创业投资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五)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健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与非公有制企业、商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广泛宣传,在全市营造尊重关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六)开展营商环境的综合整治
通过暗访、电视问政、受理投诉等方式收集更多的营商环境问题。建立领导包案制度,开展问题顽疾专项整治。开展企业评部门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我市陶瓷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景德镇市知联会
饶晓晴

景德镇因瓷而立、因瓷而兴、因瓷而名,陶瓷产业是景德镇的支柱产业,但我市高科技陶瓷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对外来人才与资金的吸引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我市陶瓷产业发展如何抓住发展契机,推进陶瓷产业发展,主要有三点建议:
一、引进先行,引进与培育并重,建设陶瓷技术高地
我市在陶瓷科技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基础,但单纯依靠本地民企自然发展壮大过程将会很漫长,必须由政府主导引进,制定出科学规划,发挥本地高校、科研机构技术优势,大力引进一批优秀企业,形成产业集聚与集群效应,引进计划可以采取渐进式。同时,要重视标杆性企业的培育,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最前沿的陶瓷科研机构与成果,努力打造我市国际一流的陶瓷科技谷。
二、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发展高科技陶瓷产业
目前,国内高科技陶瓷市场需求达6千亿,但国内高科技陶瓷产值只有1千亿,且集中在中下游产业,发展高科技陶瓷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景德镇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有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七厂一库”的科研基础和产业基础,还有资金、政策等发展条件,但劣势在于产业综合配套不足,解决方案是做好系统规划,通过整体引进相关产业与产业链培育,改善产业综合配套条件,渐进式发展,在配套政策措施上要有针对性。
三、扶持日用瓷产业、适当引进先进的建筑陶瓷产业,壮大我市陶瓷产业规模
我市在日用瓷产业量方面有很大潜力可挖,应以占据国内日用瓷领域的品牌高位为目标,逐步恢复景德镇在世界日用瓷领域的重要地位。可以重点引进创新技术型企业,近年来,建筑陶瓷领域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高性能的陶瓷大板已经具有高技术新材料特性,要适当引进建筑陶瓷领域的优秀企业,丰富景德镇陶瓷业态,而建筑陶瓷专业人才与本地高校有关联,可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与学缘优势,这对我市陶瓷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