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协网 >> 政协要闻 >> 时政要闻 >> 浏览文章

新华访谈丨让景德镇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访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

2024/1/29 14:07:02景德镇发布

  刚过去的2023年,景德镇火爆“出圈”,“千年瓷都” 这张靓丽的名片越擦越亮。2024年,景德镇将如何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持续增强景德镇“瓷力”,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让文化穿越时空 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主持人:“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近一段时间,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成为“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人来到景德镇“碰瓷”。景德镇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上有哪些创新举措与做法?
 
  刘锋:景德镇是千年古镇、国际瓷都。是江西最具历史文化特色、国内外影响力的品牌城市,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文化大挖掘、促进文旅大融合、塑造地域大特色、擦亮瓷都大品牌,着力构建以陶瓷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先后荣获“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市”和“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等称号。2023年,景德镇旅游行业热搜在诸多新媒体平台跻身全国前列,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5%。
 
  开展文化大挖掘。千年不熄的窑火,不仅锻烧出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也培育了灿烂的陶瓷文化。悠久的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遗存,是景德镇的最大优势、最大资源、最大财富。我们坚持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龙头工程”,保护好千年窑址、传承好千年技艺、呵护好千年匠心、讲述好千年故事,让景德镇始终是一部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古陶瓷基因库列入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国家工业遗产数量4处,居全国设区市前列。
 
  促进文旅大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3+1+X”主导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探索融合新路径、打造景区新品牌、建设消费新场景,加快创建一批A级景区、落地一批文旅项目、打造一批精品线路、提升一批旅游设施、培育一批文旅业态、培养一批文旅人才、引进一批知名旅行社,不断提升“十五景、三宴、三剧”等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经济效益,让景德镇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擦亮瓷都大品牌。积极推动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等“五陶”各具特色、错位发展、打响品牌。加快推进“千馆之城”建设,发布首批330家“千馆之城”创建场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御窑博物馆荣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全域化唱响“夜珠山”文旅消费品牌,加快构建“双圈双十”的发展格局,“夜珠山”获评《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报告》典型案例,“夜珠山”消费带、陶阳里御窑景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珠山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陶瓷+”“+陶瓷”全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主持人:景德镇不仅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业中心,以陶瓷产业支撑走过千年。近年来,景德镇是如何做大做强陶瓷产业的?
 
  刘锋: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是景德镇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文化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链,没有陶瓷就没有景德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陶瓷这个“根”和“魂”,而且要专心致志、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们坚持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陶瓷文化保护、陶瓷传承创新、陶瓷文旅融合、陶瓷工业壮大、陶瓷经贸交流,以及各类“陶瓷+”“+陶瓷”等全方位、全链条、全生态发展。2023年,景德镇陶瓷产业营收突破860亿元,实现三年翻番;陶瓷税收突破10亿元,三年增长173%;陶瓷外贸突破10亿元,三年增长三倍;先进陶瓷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连续三年翻番。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陶瓷首位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化转型升级,在做大日用陶瓷、做精艺术陶瓷的基础上,坚持把先进陶瓷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突破一批先进陶瓷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增强先进陶瓷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国家先进陶瓷发展样板区,力争2025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再造一个景德镇传统陶瓷工业。同时,大力推进数字赋能陶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陶瓷文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深度融合、集成应用,助推陶瓷文化IP化、品牌化、商业化、规模化发展,让陶瓷真正成为景德镇的“金饭碗”、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主持人:景德镇以“千年瓷都”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城市闻名于世,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桥梁。景德镇市在发挥好“千年瓷都”的对外文化交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上有哪些探索?
 
  刘锋: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考察调研时指出,“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作为古丝绸之路贸易的三大货物之一,景德镇陶瓷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作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景德镇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陶瓷这个千年品牌,整合资源、扬优成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China”的中国故事。2023年,有20多批次、100多个国家、1000多名国际友人来景交流,外宾层次、规模都创历年之最。
 
  我们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国家形象综合展示平台,走出去参加中阿、中法、中德、中荷、中埃等国家外事交流活动,2023年与保加利亚特罗阳市、尼泊尔廓尔喀市、塞浦路斯帕罗迪亚区、俄罗斯戈罗杰茨市等城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友好关系意向城市增至3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匠心冶陶——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列入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用陶瓷名片讲述中国故事”入选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景德镇向世界讲述瓷都故事”入选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示范案例。
 
  我们积极“请进来”。成功承办2023战略传播论坛、景德镇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国际青年中国行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承办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成立大会,26个国家的58个城市作为创始会员加入联盟。特别是成功承办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深化了中阿文化交流,共同谱写中阿文明互鉴新篇章。
 
  我们全力“促融合”。建成全球最大的陶瓷文化贸易综合体“陶博城”,交易中心实现满铺开业,全国20余个产瓷区以及11个国家600余家企业32个国际品牌入驻,推动一城“买全球、卖全球”。2023年举办的第20届瓷博会,40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团、592名外宾参加。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布局“一带一路”主要节点营销网络,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超1亿美元。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单设景德镇版权馆,中国国际消博会设立景德镇陶瓷馆,推动陶瓷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风清气正好扬帆
 
  主持人:2023年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景德镇取得成效如何?
 
  刘锋: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按照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的“三个实实在在”的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中央主题教育办《简报》7次刊发我市做法。
 
  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坚持把“学思想”作为重中之重贯穿始终,不断完善“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专题读书班,重点结合总书记对景德镇的殷殷嘱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等深入交流研讨。特别是总书记来江西考察调研后,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开展“重温场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活动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组织市委常委同志讲专题党课,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609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3535次,带动全市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推动调查研究见行见效。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的方案》《市委常委2023年度领衔调查研究和推动落实的具体方案》,建立市委常委会常态听取常委同志领衔课题汇报机制。市委常委同志下沉一线,既开展调查研究、又推动工作落实,既宣讲政策方针、又现场解决问题,引领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完成正反案例各114个、县级干部调研课题847个,解决问题1301个。
 
  推动整改整治落实落细。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完成问题整改352个,开展专项整治80个,建立健全长效机制604个。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处违规吃喝等问题210起,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9起。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我市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实现一年一进位,2023年全市工业税收增长65%,陶瓷产业营收实现三年翻番、税收三年增长173%,先进陶瓷产值连续三年翻番。
 
  奋楫扬帆再出发 牢记殷殷嘱托阔步迈上新征程
 
  主持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景德镇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谋划与展望?
 
  刘锋:2024年已进入“十四五”规划后半程,迈上“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新征程。前段时间召开的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的实践之中,对今年全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当前的景德镇,有领袖关怀、政策叠加、高铁时代、流量赋能、产业风口等多重机遇汇聚。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以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机遇、久久为功。
 
  坚持文化立市。举全市之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系统推进陶瓷文化传承创新,错位化发展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陶科园、陶博城等“五陶”业态,景区化推进“千馆之城”建设,全域化唱响“夜珠山”文旅消费品牌,大力创作陶瓷文化ACGMN(动画、漫画、游戏、音视频、小说等)艺术精品,努力建设世界陶瓷设计中心城市,在纵深推进国家试验区建设中持续放大城市魅力。
 
  坚持工业强市。积极融入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坚持工业强市、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位一体”,深耕先进陶瓷、低空经济、精细化工和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注重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在努力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中持续壮大经济实力。
 
  坚持贸易兴市。积极拥抱高铁时代重大机遇,全力做好区域融合文章,打造两小时产业圈、一小时旅游圈、半小时商贸圈。用好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外贸政策,推动陶博城提升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国际知名度,建设国际文化消费和陶瓷会展中心城市,在着力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中持续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全域发展。围绕建设新型人文城市,大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让精品更精、配套更优,精心营造具有艺术感、充满烟火气、彰显国际范、纵享漫生活的城市形态,着力打造亲切、精致、自由的人文之城、艺术之城、青年之城、创新之城。引导和鼓励各县(市、区)找准定位、彰显特色、优势互补,大力推进景乐一体化、景浮一体化,在深度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持续释放融合效力。
 
  坚持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以赴防风险、护稳定、保安全,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持续倾注更多心力。
 

 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千年瓷都。地处江西东北部,位于浙赣皖三省交界处,坐落在“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中心区,赣皖铁路贯通南北,昌江航道通江达海,航空高速四通八达。景德镇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