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协网 >> 政协要闻 >> 政协新闻 >> 浏览文章

“协商与城市文化”征文选登(四)

2024/7/18 9:48:26本站原创

弘扬景德镇工匠精神 开创我市文化建设新局面
景德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冯绍华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景德镇的发展,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指示,并殷殷嘱托“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我们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在现代化产品充斥我们生活的今天,有这样一群体,他们坚持着手作,他们背负着信念执着前行,他们被称作工匠,他们值得更多目光。
 
  一、景德镇工匠精神简述
 
  工匠精神,就是你执着地从事某一个事业,某一个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尽可能做到最好的这种状态,包括了敬业,精益、专注与创新。景德镇的陶瓷工匠精神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是一代一代人,平凡的事,一双双手,实干起来的一种精神。工匠精神是2016年全国两会时提出的,是中国工业创新、经济创新的需要,景德镇,是工匠精神的最精彩的表现地。
 
  二、景德镇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2.1一丝不苟的传承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象征,而景德鎮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蔓白玉瓷,漫漫瓷都路。景德镇,不仅制瓷历史悠久,造出的瓷器驰名世界,享誉九洲。“江南雄镇記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制瓷技艺世代相传,是文化自信,看看陶瓷史,窑炉,制瓷的材质,陶瓷装饰彩绘…可以看到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是代代相传所结的硕果。景德镇宋代及以前,有刻花、印花类装饰,精美、雅致且经典。到元代,有青花、釉里红、颜色釉等等。至明代有青花斗彩、五彩及各色颜色釉。至清代,有了粉彩、珐琅彩及更多样的颜色釉等等。从柴窑到煤窑,到燃气窑的历程看,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手工成型从捏塑、盘筑、围接、拉坯成型,到现今已能做超大件瓷器,这些都是创新发展的结果。
 
  2.2精益求精的匠心独运精神和勤奋努力的敬业精神
 
  在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中,讲究匠心独运,精益专注。宋代,景德镇青白瓷成为了中国宋代青白瓷窑系中最杰出的代表。元代,景德镇制瓷业突飞猛进,统领天下,青花、釉里红、霁蓝及红绿彩的成功烧制,开创了世界彩瓷时代的新纪元。明朝设立的御器厂精益求精,以青花、五彩和颜色釉为主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期,民窑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还称:“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可见在明代中叶,景德镇制瓷工艺体系就很完备,工匠们做到了对事业的敬业,精益。晩明至清初,青花瓷数量多,样式丰富,明天启、崇祯的“克拉克瓷”和“祥瑞器瓷”尤让世人称道。清代康熙先后派督陶官赴景德镇督陶,将景德镇制瓷业推向高峰。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及颜色釉等。其中,青花瓷运用混水法,呈现出“料分五色”的艺术效果。还有“康熙五彩”及“郎红”等颜色釉品种。清雍正,有仿官窑、哥窑青釉的粉青、梅子青,仿钧窑的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等,还创烧了炉钧、天蓝和窑变等名贵品种,“胭脂水”“珊瑚红”均为一代名品。粉彩的创立,成为釉上装饰的主流品种。清乾隆官窑,制瓷技巧达到空前水平,充分体现了景德镇工匠精神的高超技艺,制作出“玲珑套瓶”“镂空旋转瓶”等,追求精、奇、巧的富贵气息。民国,以王琦为首的瓷画艺人组成“月圆会”,也称“珠山八友”,他们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徐仲南、田鶴仙、邓碧珊、刘雨岑、何许人和毕伯涛等,在汲取中国画营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和运用西洋绘画技巧,用于改良传统粉彩,把粉彩瓷创作推向新的高峰。而景德镇制瓷历史上,更多的是无名氏工匠,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朴实的工匠精神。
 
  2.3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
 
  景德镇陶瓷工匠,善于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创造。宋代的磁州窑,吉州窑的装饰技珐,深刻地影响了景德镇青花技艺。而景德镇明清时期的颜色釉,最初学习钧窑,最后全面赶超并创烧了许多新的品种。景德镇浅绛彩瓷,创烧于晚清,流行于民国,将中国画中“诗、书、画”集中体现在瓷画上,创造出全新面貌。尤其是晚清至新中国的王步先生,尤精于青花装饰,有“青花大王”之美誉。
 
  “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自古以来,景德镇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手工艺之城,历史上的“都帮”“徽帮”“杂帮”到现今的“景漂”均趋之若鹜来到景德镇。今天,吸引数万名“景漂”人投身景德镇的,是这座城市独有的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质和完备的产业基础。景德镇,正日益成为创意的乐园、创新的高地和创业的沃土。
 
  三、景德镇工匠精神的当代体现
 
  景德镇陶瓷人在新时期,匠心传承,秉承传统,坚持手工,善学敬业,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景德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有: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等国家级陶瓷创意区,有古窑民俗博览区,名坊园,新都陶瓷园,乐天陶社等,均以其极具陶瓷语言的特色文化,声誉远播。2022年,景德镇陶瓷工业产值已突破665.37亿元,景德镇发展创意陶瓷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区域文化事业,促进景德镇城市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强市之路,是精神富民之举。可通过几方面来展开:1.发扬一丝不苟的传承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2.发扬精益求精的匠心独运精神和勤奋努力的敬业精神。3.发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应凝聚共识,依托瓷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推进景德镇文创园区的建设发展,突出“手作之美,生活即道”的传统工艺设计创新思维,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
 
  文化兴,则产业兴、城市兴,要加强陶瓷文化创新的力度,深入挖掘陶瓷的文化性精神,努力去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景德镇陶瓷历史文脉,弘扬景德镇工匠精神 开创我市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锐意创新,积极进取。
 

 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千年瓷都。地处江西东北部,位于浙赣皖三省交界处,坐落在“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中心区,赣皖铁路贯通南北,昌江航道通江达海,航空高速四通八达。景德镇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