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景德镇政协网 >> 政协要闻 >> 政协新闻 >> 浏览文章

【委员风采】谢景玉:发展银发经济 释放内需潜能

2025/1/22 9:47:54本站原创

编者按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2025年1月16日至19日在南昌召开。会议期间,19名住景省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充分展现了瓷都风采和履职水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小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财锋及其他住景省政协委员认真参加小组讨论,审议各类报告积极发言,并聚焦一批事关景德镇发展大局、需要省里重视支持的大事要事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认真撰写提交提案;谢景玉、陈莉、王筱松等委员分别围绕“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内需潜能”“关于将社会心理服务常态化引入基层信访工作的建议”“以茶旅融合振兴乡村产业”等主题在联组会议上发言,分享委员履职成果,展示瓷都干部风貌。今天刊登谢景玉委员的联组发言。
 
发展银发经济 释放内需潜能
谢景玉  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会主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约占GDP的10%。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几乎覆盖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将成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激发经济活力的新支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供需不平衡。银发经济是经济领域中少有的供给侧、需求侧“双侧”都有问题的领域。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问题,老年用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6万多种老龄产品中,国内市场可见的仅有2000余种。同时,银发产业规范与标准欠缺,传统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局面有待打破,目前市场提供的主要是传统养老服务,难以精准匹配低龄、中龄、高龄等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
 
  (二)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当前,银发经济在个人端和企业端都有巨大的金融需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个人端,老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产品特色不鲜明,无法真正满足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在企业端,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资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三)专业人才缺口大。银发经济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人才培养和供给不足,特别是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健康照护师等尤为紧缺,而且存在招工难、留人难困境。据统计,我省养老机构现有1.8万名从业人员,其中护理员约1万人,护理员与服务对象配备比例平均达1:8。由于收入待遇偏低且职业空间有限,一些养老机构长期处在“招人—培训—流失—再招人”的状态。
 
  二、几点建议
 
  (一)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扩大银发经济发展内需。据统计,银发族在营养保健、生活服务、旅游出行等领域的消费增速高于全年龄段人群。发展银发经济需要适应老年人群体的新变化,“想老人之所想”。一是加大适老化产品研发。指导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深入研究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市场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银发产业创新项目研发支持,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和推广适老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引导和扩大老年群体消费。对老年人购买银发产品或服务给予优惠,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消费补贴等形式,引导老年群体释放购买力。
 
  (二)强化金融支撑,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一是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开发推广更多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如养老目标基金、逆按揭贷款、长期护理保险等,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二是扩大经营主体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各类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特点和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银发经济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培育银发经济龙头企业。
 
 (三)加强人才保障,健全培养、评价和激励制度。一是引导院校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新增一批涉老专业,支持高校同企业、社区和社会培训机构对接,开展联合培养。二是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三是提高技能人才薪酬保障水平,通过评比表彰、选树典型等活动,加大褒扬激励力度,提升养老服务职业尊荣感和社会认同度。
 

 景德镇是闻名中外的千年瓷都。地处江西东北部,位于浙赣皖三省交界处,坐落在“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中心区,赣皖铁路贯通南北,昌江航道通江达海,航空高速四通八达。景德镇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