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旅融合振兴乡村产业
王筱松 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会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在支持乡村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背景下,以茶为切入点,推进茶产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发掘乡村茶文化的多元价值,还能横向拓展产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我省茶资源丰富、茶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茶+非遗+乡村游”“茶+温泉+梯田+旅游”“茶+自行车赛事”“茶+民宿+大健康”“茶文化+亲子研学游”等多种茶旅融合模式,但仍存在以下短板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均衡。我省适宜发展茶旅融合产业的县市众多,但目前发展较好的仅有婺源、浮梁等地,其他地区或硬件设施不完善、融合开发不足,或对茶旅融合的认识不够,缺乏规划和布局,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是政策支持不够。支持力度弱,相关政策文件少,省级近年来只有3个文件提到了茶旅融合,与云南、贵州和福建等省相比有明显差距。同时,现有政策多为原则性指导,缺乏具体支持措施,未形成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体系,难以满足茶旅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是创新元素不足。现有茶旅融合项目多停留在观光、采茶等初级阶段,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竞争力。未能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创新融合形式和业态,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为此,建议:
一、优化发展条件。统筹规划,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完善高铁线及高速线路布局,加快打造省内“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省外“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完善内部交通微循环,增设旅游标识牌,提升游客出行体验。鼓励研发和推出以茶为原料或主题的特色菜品,如茶叶炒蛋、茶香排骨、茶糕等,创新特色茶饮,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地区限定餐饮。引导鼓励投资方建设引入茶文化主题的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在茶园景区周边打造特色鲜明、生态环保、舒适便捷的住宿环境。
二、提升品牌形象。组织专业人员对江西茶文化历史、传统茶艺、茶俗、茶故事等进行深入研究整理,包装相关的茶文化书籍、宣传资料、科普读物和宣传短视频,为茶旅融合提供丰富的文化素材。建立茶文化IP,做好茶文化展示,提高江西茶的辨识度和记忆点,让江西茶文化符号在潜移默化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茶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邀请国际旅游达人、博主等来江西体验茶旅融合,将江西茶的历史、文化、传统制作工艺以及与当地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运用Tiktok、Instagram、Facebook等多平台向国际市场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
三、打造体验场景。将茶文化与陶瓷文化深度融合,将茶园、茶厂、陶瓷制作工坊、陶瓷艺术馆、茶艺馆等串联起来,挖掘共通精神特质,打造“陶+茶+旅”融合场景。利用江西禅文化资源,设计含禅茶仪式体验、禅修与茶园劳作体验、创意斋食品尝在内的清修活动,打造“禅+茶+旅”融合场景。创新融合场景,引入艺术展、漫展、音乐节等多元素活动,打造“茶+剧情杀+旅”“茶+游戏+旅”“茶+演出+旅”多元融合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